更多

人身伤亡及医疗疏忽

受伤包括身体上的受伤和心理上的创伤。无论是道路交通意外、在地盘及其他工业场所的工业意外、在工作场所的意外、电梯及扶手电梯意外、滑倒、袭击或被动物咬伤等各种意外,本所均可就客户的身体及心理创伤为客户提供意见及追讨赔偿。我们曾代表未成年人、精神上无行为能力的人及意外引致全身或半身不遂的受害人追讨赔偿,亦曾为不少病人及医疗人员就医疗疏忽索偿提供意见。

我们提供的服务包括:

  • 就客户在普通法的人身伤亡索偿下的权利及责任为客户提供意见;
  • 协助客户探讨和解方案;
  • 就法律援助申请提供意见及协助;
  • 代表客户出庭应讯,追讨普通法的人身伤亡索偿或进行抗辩;及
  • 根据《精神健康条例》提出申请。

如阁下希望进一步了解本所的保险及人身伤亡业务或我们可如何为阁下的业务提供协助,欢迎致电 (852) 2810 1212或电邮至  insurance_pi@onc.hk 查询。

 

请参阅「法律专栏」内之文章

 


推荐文章

火警时如通往私人地方的路线受阻以致我受伤, 我可否向注册业主/占用人索偿?
2020年3月5日,香港原讼法庭颁下裁决(Tang Ho Hei v Chan Po Mei [2020] HKCFI 342),裁定被告人因在其单位外的公共梯间放置杂物阻碍原告人在火警中的逃生路线而须为原告人的受伤负责。
就新型冠状病毒疫症提出医疗疏忽索偿时,可能遇到甚么困难?
全球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疫症至今已达一年,随着疫苗面世,普及接种让我们看到了黑暗尽头的曙光。在疫症下,涉及公共卫生及临床医疗疏忽的投诉可能有所增加。那么,如欲就新型冠状病毒疫症对医护人员提出疏忽索偿,需要证明甚么?可能遇到甚么困难?
就医疗疏忽提出索偿的诉讼时限
根据香港法例第347章《时效条例》第27条,原告人就人身伤害提出索偿的时限为诉讼因由产生日期或知悉日期(以较后者为准)起计3年。关键问题是:知悉日期是何时?最近在Momin Lok v Hospital Authority [2021] HKCA 1075一案中,上诉法庭(「上诉庭」)再次审视了《时效条例》第27及30条,并裁定当原告人知道她的受伤可以归因于抗凝血药物及治疗的时候,便已符合知悉的要求。原告人当时对于有关治疗实际上如何导致她受伤的错误想法,并非根本的因素,因此并不影响她的知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