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专利

大多数业务成功的世界级公司均持有大量专利权。例如,国际商业机器(IBM)在2018年便取得破纪录的约9,100项美国专利,三星以5,850项专利紧随其后,而微软及苹果电脑等大型科技企业亦名列前十位,各自持有逾2,000项专利。

 

企业如未意识到专利的存在或其重要性,或者未处理其专利问题,则可能会招致严重的损失,甚至是须承担相关侵权的法律责任,涉及的金钱损失可达天文数字。例如在2018年,三星就因为侵犯苹果电脑三项设计专利(分别包括iPhoneiPad等受欢迎产品的设计外观)而须向苹果电脑赔偿超过5.33亿美元。必须注意的是,侵犯专利并非仅指制造有专利的产品,出售及使用有专利的产品亦属侵犯专利的行为。

我们曾协助客户撰写的专利说明书超过180份,涵盖不同行业,包括网络传送系统、产生能量的方法、自动折合风扇、电池适配器、自动马达输出换向系统、水电池、工程建筑方法、服装承托力改善方法、服装订造方法、化学消毒方法、人脸识别方法等等。我们亦在美国、欧洲、中国、南韩、日本、澳洲、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处理有关专利申请。


我们曾处理的个案包括:

  • 为一家大财团提供法律意见,协助其就建筑工程行业的新技术申请并取得专利保护;
  • 为一家香港公司就其关于离子电池的创新研究和发明在美国提交及处理专利申请;及
  • 为本地多家企业及公司(包括大型环境科学企业)草拟及提交国际、欧盟及新西兰专利申请。  

如阁下希望进一步了解本所的知识产权业务或我们可如何为阁下的业务提供协助,欢迎致电 (852) 2810 1212或电邮至ip@onc.hk 查询。


请参阅「法律专栏」内之文章

推荐文章

前雇员申请类似专利,雇主可如何追究?
在Acro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Limited v Chan Yiu Wai & Anor HCA 1709/2010(裁决日期:2016年1月25日)一案中,原告人成功控告一名前雇员在终止受雇后,申请一项与原告人开发的技术相似的专利,这是原讼法庭首次就《专利条例》第57(1) 条作出裁决。
被控侵犯专利仍可继续付运产品吗?概述法院考虑的因素
在Illumina Cambridge Ltd v MGI Tech Co., Ltd and Others [2021] HKCFI 3264一案中,原告人控告被告人的产品及服务侵犯原告人在香港的专利(「该专利」),并申请于等候审讯期间禁止被告人继续将其产品及服务转运至其海外客户(「海外客户」),及要求披露被告人的客户及供应商资料,但上述申请被原讼法庭驳回。
涉及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发明是否可享专利?
干细胞研究用途的道德问题,一直是生物科学发展和应用中最具争议的课题之一。2014年12月欧洲联盟法院审结的International Stem Cell Corporation v Comptroller General of Patents, Designs and Trade Marks (Case C-364/13) 一案,是关于这类发明在欧洲法律下是否可享专利的重要案例。本文将审视欧盟法院在此案的裁决及阐释其重要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