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资料保护及私隐

今时今日,保护个人资料及私隐是企业、雇员及顾客的关键考虑因素。企业一般储存或查阅的敏感资料,不论是雇员纪录、顾客详情、系统登入密码、交易纪录、知识产权或商业机密,都必须加以保护,以防止被擅自存取及滥用。此外,不遵守个人资料保护及私隐法例可能导致声誉受损或面临民事及刑事责任,代价非常高昂。

柯伍陈律师事务所是协助阁下处理个人资料保护及私隐事宜的不二之选。我们在零售、金融服务、保健、科技及通讯等行业拥有丰富经验,近年亦曾处理多项大型的全球合规项目及监管事宜诉讼。无论阁下的业务架构及问题如何,我们都会在不同范畴合时提供务实而最新的法律意见,包括雇员资料保护、违反资料安全、全球资料管治以及合规工作。我们在联络本地和国际监管者以处理资料遗失、网络安全等事宜方面亦素有经验。

本所的服务范围包括:

  • 管理雇员个人资料及用于广告和市场推广的敏感资料;
  • 个人资料外泄及网络事故;
  • 云端及流动服务侵犯私隐;
  • 企业及其网站的个人资料保护及私隐政策;
  • 个人资料跨境转移;
  • 处理监管机构的查询及诉讼;
  • 就监管及执法部门的执法行动进行抗辩;
  • 遵守本地及国际监管制度;及
  • 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及技术部门合作处理合规项目及制定政策。

若阁下希望就个人资料保护及私隐事宜征询法律意见,欢迎致电 (852) 2810 1212或电邮至 onc@onc.hk 与我们联络。

请参阅「法律专栏」内之文章

推荐文章

警务人员可搜查市民的手机吗?
手机私隐一直备受公众关注。随着科技进步,手机成为方便工作的好工具。我们利用智能手机的互联网、即时通讯、电邮等各种功能沟通、分享数码文件及照片,以及完成各种工作。近期原讼法庭在一宗司法复核案件Sham Wing Kan v Commissioner of Police [2017] HKCU 2725审理了一个重要问题——警务人员是否有权在没有手令的情况下搜查及审查被捕人士身上的手机及其他个人数码通讯设备上的数码内容?
当局拟收紧公众查阅香港公司董事资料的范围——潜在问题及建议
政府早前开始检讨公司登记册(「登记册」)所载的个人资料(例如董事的地址)是否应备存于登记册内。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连同公司注册处于2021年3月29日向立法会提交文件(「该方案」),建议实施现行《公司条例》于2012年订立时已包括的新查阅制度(「新制度」)。
香港修订个人资料保护法以打击起底行为
为打击侵犯个人资料私隐的起底行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于2021年5月11日建议修订《个人资料(私隐)条例》(香港法例第486章)(《私隐条例》)。修订条例草案于2021年9月29日获通过,而《2021年个人资料(私隐)(修订)条例草案》(「修订条例」)已于2021年10月8日生效。为配合修订条例的实施,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私隐专员」)于2021年10月发出了指引(「该指引」),说明起底罪行的范围以及私隐专员在修订条例下就起底行为的执法权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