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器
上一頁

深港通:跨境股市交易機制更趨完善

2016-10-31

簡介

2016年8月16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發出聯合公告,原則上批准建立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深港通」)。這將是繼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滬港通」)於2014年11月17日開通後,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第二個跨境股票市場交易機制,亦符合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擴大與內地互通規模的策略性計劃。

框架

深港通的主要制度安排將參照滬港通的現有模式,遵循規管滬港通交易結算的現行法律法規及運行模式。因此,與滬港通一樣,深港通將設有北上的深股通讓香港及國際投資者直接買賣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上市的合資格股票,亦設有南下的港股通讓內地投資者買賣聯交所上市的合資格股票。下表簡要列出了深港通下合資格的股票、投資者及投資額度。

 深股通港股通
合資格
股票
  • 市值人民幣60億元及以上深證成份指數的成份股
  • 市值人民幣60億元及以上的深證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
  • 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 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 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 市值港幣50億元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 若干聯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合資格
投資者
  • 就深交所主板及中小企業板上市的A股而言,香港及國際的投資者
  • 就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A股而言,只限於香港及國際的機構專業投資者
  • 內地的機構投資者及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投資額度
  • 每日額度為人民幣130億元
  • 不設市場總額度限制
  • 每日額度為人民幣105億元
  • 不設市場總額度限制

 

深港通與滬港通的比較

滬港通有何改變?

首先是取消了總額度限制。之前設有最高跨境投資額度限制,北上交易的最高額度為人民幣3,000億元,南下交易的最高額度為人民幣2,500億元。這意味著資金流入及流出的絕對金額不得超過每個交易日完結時計算的總額度餘額。其次,每日額度亦增加一倍,目前滬港通北上及南下交易的每日額度與深港通相同。這些改變都是正面的,顯示A股市場開放予大規模投資。

深港通與滬港通的主要分別

第一分別在於合資格投資者,深港通在啟動時只准許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深交所創業板市場的北上投資。此項限制可望在深港通開始交易幾個月後放寬。第二個分別涉及合資格投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已經在聯交所上市的國有企業,而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市值較低、服務中國迅速增長的消費者市場的高科技公司。

規管框架

  • 實行「主場規則」:深交所股票的投資者須遵守內地的證券法規。投資者須留意,內地某些法律較為嚴格,例如,就內幕交易罪行而言,職能分隔制度並非明文許可的辯解。

 

  • 應用《證券及期貨條例》:該條例第274及295條涵蓋香港境外任何相關市場證券的虛假交易。因此,香港投資者如透過滬港通或深港通操控內地證券,可構成市場不當行為。

 

  • 每日額度:深港通及滬港通的每日額度分別由深交所及上交所獨立監控,不能共享。

 

  • 暫停交易:聯交所及上交所同意,如A+H股上市公司有任何未公布的內幕或重大資料,或涉及虛假市場行為,將要求該公司同時暫停在兩地市場的交易。此規定很有可能會同樣適用於深港通。

 

深港通的影響

  • 納入更多金融產品: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已同意將交易所買賣基金納入滬港通及深港通的合資格證券。

 

  • 可能促使摩根士丹利最早在今年年底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摩根士丹利曾以自由買賣的問題為理由,決定不把中國內地上市的股份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這對於中國政府致力提升中國股市地位而言無疑是潑了一盆冷水。長遠來看,取消滬港通的總額度及推出新的深港通,標誌著中國金融市場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里程,可促使摩根士丹利將A股納入其指數。

 香港投資者的益處:內地的資本流入將帶動香港中小型股份的股價上升。

總結

滬港通及深港通在聯交所的策略性計劃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有助建立有效的跨境市場交易平台,以及將香港發展成為獨特的中國及國際相關產品的目的地市場。隨著聯交所及中國證監會已澄清滬港通所遇到的問題,相信深港通將會比滬港通更加成功。


如有查詢,請聯絡我們的公司及商業部門:

E: cc@onc.hk

T: (852) 2810 1212

W: www.onc.hk

F: (852) 2804 6311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 8 號交易廣場第三期 19 樓

注意:以上內容涉及十分專門和複雜的法律知識或法律程序。本篇文章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作為任何個別案件的法律意見。如需進一步的法律諮詢或協助,請聯絡我們的律師。


律師團隊

張國明
張國明
合夥人
葉鉅雲
葉鉅雲
合夥人
劉俊傑
劉俊傑
合夥人
張昊
張昊
合夥人
陳寳文
陳寳文
合夥人
何智伶
何智伶
合夥人
張國明
張國明
合夥人
葉鉅雲
葉鉅雲
合夥人
劉俊傑
劉俊傑
合夥人
張昊
張昊
合夥人
陳寳文
陳寳文
合夥人
何智伶
何智伶
合夥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