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器
上一頁

獨家專訪Coinllectibles的聯合創辦人:開拓以收藏品集資的模式

2021-08-01

獨家專訪Coinllectibles的聯合創辦人:開拓以收藏品集資的模式

今年較早時候,伊隆斯克(Elon Musk)宣佈將接受以比特幣付款購買特斯拉(Tesla)汽車,引起加密貨幣市場哄動,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價值歷來第二次飆升。同一期間,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開始進入主流。我們很榮幸能訪問香港其中一位NFT先驅,為讀者提供第一手資料。

在資產證券化領域經驗豐富的蘇漢明律師,正率先推動在香港和亞洲的收藏品及其他相關資產類別使用區塊鏈及NFT。最近,蘇律師與他人共同創辦了一家區塊鏈公司,希望藉著法律及科技重新定義及改善藝術品和收藏品市場的慣例。他的願景簡單而宏大:將區塊鏈提供的工具應用於現實世界的資產,以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願景:連接收藏品的實體和虛擬市場

蘇律師在其職業生涯中,一直享受利用科技將複雜及尖端法律應用於金融產品的挑戰(例如高爾夫球場、信貸違約掉期、股本認股權證、牌照費及電影票房的證券化),並一直熱衷於研究法律與技術之間的互動。

問:  是甚麼驅使你涉足NFT領域?

答:  當我得悉一項NFT(數碼藝術家Beeple的作品「每天:最初的5000天」)以超過6,900萬美元拍賣成交後,我便嘗試了解它如何創出這樣的高價。我發現,由於缺乏妥當的法律文件,更遑論「智能合約」,NFT持有人未必充分了解自己買了甚麼,這讓我決定深入了解NFT


Fusion NFT改變亞洲及海外收藏品市場

問:  你們公司NFT領域的其他參與者有何不同?

答:  我們公司Coinllectibles(珍藏館)目前並無設立交易市場,亦沒有發行任何功能型代幣。我們較關注解決收藏品領域在現實世界的問題,例如鑒定真偽、來源和估值。我們專注於為高價值藝術品及收藏品的擁有權定制Fusion NFT。例如,我們最近宣布將為新加坡指畫藝術家Adeline Yeo Matsuzaki的作品製Fusion NFT。我們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公開買賣的Fusion NFT區塊鏈公司。

問:  與普通NFT相比,Fusion NFT有何突之處?兩者在知識產權及擁有權方面有何分別?

答:  相比普通NFT,購買Fusion NFT的好處是每個Fusion NFT不但包含智能合約(就是一堆交易自動化編碼),而且Fusion NFT也內含妥當的法律文件,記錄在區塊鏈上不可竄改,明確地將收藏品的擁有權及權利轉讓予Fusion NFT的持有人,從而提供法律框架,保護代幣背後的特定收藏品的專有權利。


解決NFT激增衍生的關鍵問題

隨著NFT大量增加,希望在藝術品和收藏品領域佔一席位的人士,也會面對加密貨幣領域持份者所面對的挑戰。

問:  香港法律對於使用NFT是否有任何監管?

答:  這取決於NFT的性質。NFT只是由區塊鏈技術造就的工具。NFT如用作證券,就必須遵守證券規例;如用作收藏品的擁有權,我認為沒有任何監管問題。

問:  如要將一般NFT變成普及的資產集資方式,如何解決設計、集資和法律問題?

答:  如果NFT被用作集資工具,我們便需要確定所建立的NFT的性質。例如,有些公司建議用NFT將收藏品零碎化,那麼這種NFT便可被視為證券,因為它們技術上是一種衍生工具,因此證券規例適用。重點是在開始任何NFT項目之前徵詢法律意見。


NFT將如何改變收藏品集資的模式?

最後,我們就如何看待NFT在不同資產類別的集資領域的位置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進行更前瞻性的討論。

問:  與證券化及發行股票等傳統集資方式相比,採用NFT及其他區塊鏈相關技術有何優勢?

答:  兩個最大優勢是:(1) NFT及代幣可以全天候交易,為持有人提供無間斷的交易途徑;(2) 可接觸到目前2.5萬億美元市值的加密代幣擁有人。若妥當進行並完全遵守所有適用證券規例,我看不到NFT或其他區塊鏈技術為何不能取代現今傳統的IPO發行集資。


總結

最後,蘇律師分享他在不同資產類別的集資中使用NFT的願景:「若妥當進行並完全遵守所有適用證券,我不到NFT或其他區塊鏈技術為何不能取代今傳統IPO發行集資

市場NFT巨大興趣數碼領域繼續挑戰傳統企業融資做法在不明朗的制裁和外交政策蔓延至金融市場系統之際令人意外的是,虛擬市場並無受到影響,也沒有國際上更大的風暴擾亂

在這明朗的時期,NFT這類創新產品可能佔據中心位置,並引領數碼/科技融資的未來(同時在過程中節省紙張的碳足)!

蘇漢明律師是柯伍陳律師事務所的顧問律師,他專門處理銀行(雙邊及銀團貸款)及結構性融資事宜。


如有查詢,歡迎與我們聯絡:

E: techcyber@onc.hk                                                         T: (852) 2810 1212
W: www.onc.hk                                                                    F: (852) 2804 6311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8號交易廣場第三期19

注意:以上內容涉及十分專門和複雜的法律知識法律程序。本篇文章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構成任何個別案的法律意見。如需進一步的法律諮詢或協助,請聯絡我們的律師。

ONC柯伍陳律師事務所發行 © 2021





律師團隊

衞紹宗
衞紹宗
合夥人
衞紹宗
衞紹宗
合夥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