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回顧及展望
簡介
雖然香港的企業融資市場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大受影響,但香港的IPO市場仍然強靭和充滿活力。根據市場研究資料,以2020年集資金額計算,納斯達克是2020年全球最大的IPO交易所,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穩居第二位,上海證券交易所緊隨其後。
2020年共有154隻新股在聯交所上市,集資額大約為3,977億港元;而2019年共有164隻新股上市,集資約為3,155億港元。相較於2019年,新股上市的數目雖然下跌12%,但集資金額卻上升26%,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新高。
IPO市場表現強勁歸功於多個因素,其中包括恒生科技指數的啟用、大型科技公司普遍採用的同股不同權架構,以及美國監管環境導致市場氣氛改變,驅使更多內地公司在聯交所上市。
2020年共有9間在美國上市的內地公司來香進行二次上市,共集資1,313億港元,佔2020年集資總額約34%。高集資總額顯示了投資者對香港作為亞洲領先金融中心及國際集資平台的地位的信心,而健全銀行體系、金融體制和法律服務是香港領先地位的重要支撐。
2020年共有22家醫療護理及生命科學公司在聯交所上市,令香港成為亞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IPO市場。在上述公司中,有14家未有營運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根據《主板上市規則》第十八A章上市,合共集資約411億港元。
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下,全球市場預期今年仍然充滿挑戰和波動。許多政府會繼續採取量化寛鬆和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刺激經濟復蘇。在上述財政措施帶動下,加上近期中美關係緊張驅使在美國上市的內地公司來港上市,香港2021的IPO市場前景仍然樂觀。
2021年預計將有超過10間公司來港進行二次上市,預計集資逾1,000億港元。這些公司包括著名的科技公司及新經濟企業,當中部分公司將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此外,預計4至5家新經濟行業的大型企業亦將完成上市,且每個企業集資至少100億港元。除上述預期的上市項目外,綜合考慮生物科技行業的生命科學及醫療護理公司的上市、內地經濟穩步復蘇帶動估值上升,以及市場流動性增加,可以預計香港於2021年將有大約120至130個IPO項目,共集資超過4,000億港元。此外,上市申請人經營的業務也預計將會由傳統的房地產、金融服務及建築業務,轉變為科技、電子商貿及生物科技業務。
如有查詢,歡迎與我們聯絡: |
E: cc@onc.hk T:
(852) 2810 1212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8號交易廣場第三期19樓 |
注意:以上內容涉及十分專門和複雜的法律知識及法律程序。本篇文章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構成任何個別個案的法律意見。如需進一步的法律諮詢或協助,請聯絡我們的律師。 |
ONC柯伍陳律師事務所發行 ©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