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器
上一頁

海外人士協助董事詐騙公司債權人,同樣須負法律責任

2015-05-01

Jetivia SA & Anor v Bilta (UK) Limited (in liquidation) & Ors [2015] UKSC 23(判決日期:2015422日)一案中,英國最高法院確認英國《1986年清盤法》第213條(相當於香港《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第275條)具有境外效力。因此,任何第三方如知情地協助不良董事意圖詐騙債權人而經營公司業務,不能以其居籍並非英國為理由而逃避法律責任

背景

Bilta (UK) Limited(「該公司」)是一間被英國稅務海關總署(「英國稅務署」)入稟強制清盤的英國公司Jetivia SA(「Jetivia」)是一間瑞士公司,它與該公司就「歐盟排放交易體系配額」(俗稱「碳排配額」)進行了若干交易。

該公司(透過其清盤人)控告其兩名董事(「涉案董事」)、Jetivia及其行政總裁(「上訴人」),指他們參與一項非法串謀,以詐騙計劃損害該公司,涉案董事違反了受信責任,而上訴人則不誠實地協助涉案董事如此行事。

詐騙計劃的操作是,該公司先向Jetivia免增值稅購買碳排配額,然後轉售予其他已登記增值稅的英國公司,並將收益轉付予Jetivia及其他離岸公司。由於該公司除買賣產生的現金外並無其他資產,此計劃令該公司無力償債,無法向英國稅務署償還其債務,以致英國稅務署最終入稟要求將該公司清盤。

清盤人要求:(a) 涉案董事及上訴人就侵權作出損害賠償,(b) 上訴人基於推定信託作出賠償,及 (c) 涉案董事及上訴人根據《1986年清盤法》第213條(「213」)作出分擔。

上訴人認為該公司的申索應被剔除,因為該公司在涉案董事控制下所作的行為屬刑事性質,而基於「卑鄙訴因,不得興訟」原則(ex turpi causa non oritur actio,亦稱為「基於對方非法行為之抗辯理由」,defence of illegality),該公司不可控告涉案董事藉以追討該公司的損失。上訴人亦認為第213條不具境外效力。

213條下的法律責任

213條訂明,清盤人可向法院申請,要求任何知情地參與意圖詐騙債權人而經營公司業務的人士作出分擔

該公司要求涉案董事就違反受信責任作出賠償、就非法串謀作出損害賠償及根據第213條作出分擔。該公司認為,涉案董事違反職責,令該公司以刻意避免向英國稅務署履行交代增值稅責任的方式經營業務。

上訴人方面,該公司主要著眼於上訴人對該公司(而非英國稅務署)造成的損害。該公司聲稱,上訴人參與串謀詐騙及損害該公司,剝奪該公司支付增值稅所需的款項,從而令該公司無力償債,串謀者(即上訴人)是知道詐騙計劃會令涉案董事違反身為該公司董事的受信責任的。因此該公司認為,根據第213條,上訴人須就協助涉案董事意圖詐騙債權人而經營公司業務而負上法律責任。

英國最高法院認為,由於上訴人被指參與涉案董事的不當行為,因此上訴人的情況與涉案董事並無分別。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是基於其聲稱Jetivia參與涉案董事的不當行為,而要求Jetivia就知情收款作出交代 ──該公司認為Jetivia(透過其行政總裁)知道銷售所得款項是該公司的資產(並被涉案董事安排支付給Jetivia),因此該公司認為上訴人須以推定受託人身分,就知情協助不誠實轉移結欠該公司的帳面債項而負責。

基於對方非法行為之抗辯理由

上訴人提出基於對方非法行為之抗辯理由,意思是,如果索償人本身作出了非法行為,其申索則不能成功上訴人認為,該公司(在清盤前)與上訴人行騙,該公司不可倒過來以詐騙受害人的姿態控告上訴人。

一般而言,董事被視為指揮一間公司的「思想及意志」,因此董事的行為及思想狀態可根據代理法歸屬於公司。但上述歸屬原則是有限制的,例如在公司控告董事違反責任時,董事便不能把責任歸屬於公司以免除自己的責任。正如在本案中,由於該公司被涉案董事利用為詐騙第三方的工具,造成該公司損失,因此最高法院裁定,把涉案董事作出的詐騙行為歸屬於該公司並不恰當。

213條的境外效力

上訴人又認為,第213條所指的「任何人士」應僅指在英國的人士,因此第213條不適用於Jetivia(瑞士公司)及其行政總裁(居籍為法國)最高法院指這個論點屬理解錯誤,第213條是具有境外效力的。

雖然第213條只可將在英國註冊的公司清盤,但清盤令的效力是全球性的。第213條在任何人士知情地參與以詐騙為目的而經營公司業務的情況下提供補救方法。很多英國公司(包括該公司)都在世界各地營商,而且現代交通發達,任何人透過公司在英國行騙後,很容易便可以潛逃外地。因此,如果負責把無力償債公司清盤的法院的司法管轄權不能延伸至曾參與經營公司業務而居於海外的人士及法團,將會嚴重削弱公司清盤的效率。

故此,英國高等法院裁定,該公司可根據第213條要求Jetivia及其行政總裁作出分擔。

 

如有查詢,請聯絡我們的訴訟及調解爭議部門:

E: insolvency@onc.hk                                   T: (852) 2810 1212
W: www.onc.hk                                           F: (852) 2804 6311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8號交易廣場第三期19

注意:以上內容涉及十分專門和複雜的法律知識或法律程序。本篇文章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作為任何個別案件的法律意見。如需進一步的法律諮詢或協助,請聯絡我們的律師。

ONC柯伍陳律師事務所發行 © 2015

 

律師團隊

伍兆榮
伍兆榮
資深合夥人
胡慶業
胡慶業
合夥人
伍兆榮
伍兆榮
資深合夥人
胡慶業
胡慶業
合夥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