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器
上一頁

BVI仍是知識產權企業的避稅天堂嗎?

2025-03-25

簡介

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曾被視為知識產權企業的避稅天堂,尤其是香港實體往往將知識產權業務的擁有權註冊在BVI實體名下,因為來自知識產權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在BVI是免稅的。然而,BVI及香港於 2019 年推行了若干稅務改革,其中包括:

1.      BVI經濟實質法;

2.      香港《稅務條例》第15F條;及

3.      香港利得稅報稅表的披露要求。

經過該等改革,BVI仍是知識產權企業的避稅天堂嗎?

BVI經濟實質法

為響應歐盟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在全球發起提高稅務透明度的措施,BVI訂立了《2018 年經濟實質(公司及有限合夥)法》(《經濟實質法》),於 2019 1 1 日生效。

為符合《經濟實質法》,經營知識產權業務的BVI實體(包括在BVI成立的實體及在BVI註冊的外國實體)必須證明:

1.      其知識產權實質上在BVI創造及開發;或

2.      他們是其知識產權創造及開發所在的稅務管轄區的稅務居民。

201911日或之後在BVI註冊成立的公司,必須自201911日起遵守《經濟實質法》。對於在201911日之前成立的公司,首個報告期間為2019630日至2020629日。BVI公司如未能遵守《經濟實質法》,可能會受到以下處罰:

1.      高風險的知識產權法律實體最高可被罰款40萬美元;

2.      BVI國際稅務局從公司登記冊除名;

3.      BVI公司違反經濟實質要求的資料被披露予相關海外稅務機關(例如香港稅務局);及

4.      如涉及欺詐或提供誤導資料,最高可判處監禁五年。

因此,BVI實體應盡早作好準備及採取適當行動以遵守《經濟實質法》。

《稅務條例》第15F

《稅務條例》增設了第15F條,就創造知識產權價值的行為作出徵稅規定,自2019/20課稅年度起生效。根據第15F條,如果知識產權收入歸於相聯的非居民知識產權擁有人,但該收入可歸因於在香港執行的職能及運用的資產,該收入則被視為香港公司的應課稅收入。

15F條的適用範圍很廣。凡透過發展、改良、維持、保護或利用(「DEMPE」)的行為就知識產權作出任何貢獻,均被視為作出創造價值的貢獻,因而屬於此條文的範圍。

因此,即使知識產權的擁有權註冊在BVI實體名下,但如果知識產權的DEMPE職能在香港執行,香港稅務局仍可對香港實體徵收稅項。

在香港利得稅報稅表披露

201941日起,香港實體必須在其利得稅報稅表就知識產權作出以下披露:

1.       利得稅報稅表補充表格S2

若香港實體與任何非居民(包括BVI)相聯實體進行交易並從對方收取特許權使用費,則須在提交香港利得稅報稅表時一併提交補充表格S2,以披露收到BVI相聯實體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關聯方交易。

2.       利得稅報稅表第8.1.3

2019/20課稅年度起,若香港實體曾在香港為非居民相聯實體的知識產權執行DEMPE職能,則須在香港利得稅報稅表第8.1.3欄申報有關安排。

知識產權業務的合規行動

過去,企業可以安排其知識產權由BVI公司持有,以減輕其稅收負擔。但這種做法已經不再可行,反而會大幅增加BVI公司的合規成本。

根據我們的經驗,要證明某項知識產權在BVI創造及開發以符合BVI的經濟實質要求是很困難的。因此,若知識產權的DEMPE職能曾在香港執行,則建議將知識財產的擁有權從BVI實體轉移至香港實體,或者在香港註冊知識產權,並向稅務局申報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所有收入(即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等)。

與其他稅務管轄區相比,成為香港稅務居民及在香港報稅有許多優勢,例如:

1.      香港是世上稅率最低的稅務管轄區之一,利得稅率僅為8.25% 16.5%(中國內地的企業所得稅率為 25%)。

2.      根據適用的避免雙重課稅協議,香港稅務居民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可享有較低的預扣稅率(例如,根據與中國內地的協議為 7-10%)。

3.      某些類別的收入在香港無須課稅,例如:離岸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股息收入以及處置知識產權的資本增益。202311日起相關免稅申請需要通過外地收入豁免徵税機制中的要求

總結

雖然BVI以往被視為知識產權企業的避稅天堂,但隨著BVI及香港於2019年推行多項稅務改革措施,情況已改變。由於BVI《經濟實質法》及香港《稅務條例》第15F條的合規要求,由BVI實體持有知識產權的優勢現大不如前。因此,若知識產權的DEMPE職能曾在香港執行,則建議將知識產權擁有權從BVI實體轉移至香港實體,或在香港註冊知識產權,以享有低稅率及其他稅務優惠。

如有查詢,歡迎與我們聯絡:

E: tax@onc.hk                                                                      T: (852) 2810 1212
W:
www.onc.hk                                                                    F: (852) 2804 6311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8號交易廣場第三期19

注意:以上內容涉及十分專門和複雜的法律知識法律程序。本篇文章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構成任何個別案的法律意見。如需進一步的法律諮詢或協助,請聯絡我們的律師。

ONC柯伍陳律師事務所發行 © 2025

 

律師團隊

鄺發炫
鄺發炫
高級稅務顧問
鄺發炫
鄺發炫
高級稅務顧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