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條例》即將修訂:418規定將變為468規定
簡介
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該條例」)是規管僱主與僱員關係的主要法例,它建立了一個框架,制定受該條例涵蓋的僱員享有的權利、利益及保障。第70條規定,僱傭合約中任何旨在消除或減少該條例賦予僱員的任何權利、利益或保障的條款均屬無效。因此,該條例為符合資格的僱員訂明了僱主必須遵守的強制性最低標準。
該條例涵蓋所有僱員,包括全職、臨時或兼職僱員。1 所有僱員不論每星期工作時數多少,均有權享有法定假日、工資保障及免於因參與工會而受歧視的保障。然而,只有根據連續性僱傭合約受僱的僱員才可按有關條文享有該條例所訂的所有法定利益。
甚麼是418規定?
「418規定」是指該條例訂明,僱員為同一僱主連續工作四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至少工作18小時,即被視為該條例所指的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從而有資格享有若干權利、利益及保障。
418規定有何重要性?
對於僱員而言,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非常重要,因為該條例賦予的權利、利益及保障取決於連續性合約的長短。 例如,僱員必須:
· 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才可享有休息日,
· 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1個月或以上,才可享有疾病津貼,
· 在假日前已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3個月,才可享有有薪假日,
· 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12個月,才可享有有薪年假,
· 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24個月,才可享有僱傭保障或遣散費,
· 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5年,才可享有長期服務金。
因此,該條例中「連續性合約」的涵義一直是不少僱傭訴訟案件的爭論點。在勞資審裁處上訴案件Leung Wan Kee Shipyard Ltd v Lik Shau Foo & Ors [1995] 3 HKC 229中,五名答辯人(僱員)是受僱於上訴人(僱主)的木匠。他們於1980年代先後入職。他們於1994年被僱主解僱後,向勞資審裁處提出多項索償,包括追討長期服務金。勞資審裁處裁定僱員應獲得長期服務金。僱主對第二、第三和第四答辯人提出上訴,認為這三名答辯人的受僱連續性曾經中斷,但審裁官並無考慮到「連續性合約」的法定涵義,因而未有指示雙方提出相關證據。
最高法院(當時的名稱)引用David Hot Blocking Press Ltd v Ho King Yam (無匯報案件,判詞日期為1995年1月30日,勞資審裁處上訴案件1994年第56號)一案來解釋「連續性合約」的涵義:
「……『連續受僱』顯然並非一個可單從字面推敲出來的概念。換言之,不是找到『連續』一詞的明顯意思就能了解『連續受僱』的涵義。它是一個法定概念,只能從法例而非透過詮釋字詞找到其涵義。換句話說,『連續』一詞既是籠統用法,也是描述。」(粗體自加,以示強調)
最高法院繼續引用David Hot Blocking Press Ltd 案,指出:
「由於法定概念在法例中有其涵義,為判斷是否存在法定的『連續性合約』,勞資審裁處須著眼於附表1第2段及第3(1) 段的重要關鍵條文。
…
必須緊記的是,在處理『連續性合約』中斷問題時,最重要的是法定概念、法定要求及法定例外情況。其他因素,例如是否牽強、苛刻或不合情理,均無關緊要,且只會造成混淆和誤導。」 (粗體自加,以示強調)
其後的案件,例如Wong Man Kwan and others v Chun Shing Holdings Ltd(無匯報案件,HCLA29/2002)、Lui Lin Kam and others v Nice Creation Development Ltd (無匯報案件,HCLA106/2002)及Wong Man Sum v Wonderland Sea Food Restaurant O/B Long Yield Co Ltd [2005] HKCU 753,均採納了相同的解釋。因此,有關連續性僱傭合約的法律原則是根植於法定條文的。法律上已有定論,除非屬該條例訂明的例外情況,否則要判斷某人在有關日期前不少於四星期內是否連續受僱,準則是該名僱員必須在該四星期內的每個星期至少工作18小時,才被視為連續受僱。
《2025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
僱主只要中斷連續僱傭的時間,便可輕易地規避418規定。例如,僱主可在任何一個星期將僱員的工作時數減至少於18小時,令僱員無法符合連續四星每星期至少18小時工作的條件。即使僱員連續四星期合共工作了72小時,但只要這四星期中任何一星期的工作時數少於18小時,也會中斷受僱的連續性。因此,僱員將不能符合418規定的條件,不會被視為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從而不能享有該條例賦予的全部權利、利益及保障。
鑑於上述限制以及勞動市場和就業模式的轉變,政府於2021年重新檢討418規定。經勞工顧問委員會討論並達成共識後,政府於 2025 年 4 月 11 日將《2025 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刊憲,並於2025年4月16日提交立法會首讀。條例草案目前正在二讀階段。
條例草案建議將連續性合約的門檻由18小時降至17小時,而且僱員只要在連續四星期內合共工作至少68小時,便將被視為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換言之,即使僱員在任何一個星期的工作時數少於17小時,但只要在該星期連同緊接該星期之前的三個星期總工作時數達68小時,該僱員仍會被視為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新的「468 規定」以四星期整體計算而非每星期逐一計算,令僱員更容易符合連續性合約的要求。如條例草案獲得通過,修訂內容將於刊憲六個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生效。預計修訂內容將於2025年10月中旬左右生效。
要點
過去數十年,418 規定一直是該條例的重要部分,它是香港當代僱傭法的基石之一。多年來,418規定一直被批評為過於僵化及未有顧及工作時數不定的工人(例如零售、餐飲和飲食行業)。事實上,有些僱主數十年來一直給僱員安排浮動的工作時數,以免僱員符合418規定的條件,從而節省成本及提高競爭力。這種做法並不罕見,是許多企業的營運模式 。
上述修訂將於條例草案完成立法程序後生效。新的468規定將取代現時的 418 規定。這種變化是無可避免的,企業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僱主必需密切審視這種變化對發薪安排及實際營運的影響。新的468規定很可能會改變現有僱員的權利、利益及保障,特別是以往一直避免符合418規定的企業。這些僱主應審視其發薪制度及員工安排,以確保符合規例,及防止或減少(在修訂生效後)不慎違反該條例的風險。一樣往常,遇有疑問,最好徵詢法律意見。
______
1《僱傭條例》涵蓋所有僱員,不論是臨時或兼職僱員,但以下人士除外:
(a) 與僱主住在同一住所的家庭成員;
(b) 《往香港以外地方就業合約條例》所界定的僱員;
(c) 根據《商船(海員)條例》所訂立的船員協議工作或在非香港註冊船隻上工作的人;及
(d) 根據《學徒制度條例》註冊其學徒訓練合約的學徒(但《僱傭條例》的若干條文除外)。
如有查詢,歡迎與我們聯絡: |
E: employment@onc.hk T: (852) 2810 1212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8號交易廣場第三期19樓 |
注意:以上內容涉及十分專門和複雜的法律知識及法律程序。本篇文章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構成任何個別個案的法律意見。如需進一步的法律諮詢或協助,請聯絡我們的律師。 |
ONC柯伍陳律師事務所發行 ©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