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
上一页

发展数码货币:数码港元的未来及其法律影响

2022-10-26

简介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20216月公布「金融科技2025」策略以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此策略的其中一个方向,是研究在香港发行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即「数码港元」或e-HKD)的可行性,并就此进行了两轮市场咨询。金管局于2022920日发表题为《「数码港元」——迈出新一步》的政策立场文件,总结在两轮市场咨询收到的回应,并阐述金管局对数码港元未来发展的初步看法。

数码港元的发展将会涉及各种法律问题,包括其法律地位、私隐及数据保障、遵守打击洗钱及恐怖份子资金筹集的规定,以及与其他央行数码货币的跨境交易。本文将概述数码港元未来发展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在市场咨询收到的建议及金管局对上述问题的立场。

数码港元的法律地位

金管局表示,数码港元本质上是港元现金的数码版,其法定授权地位应与香港现行按《法定货币纸币发行条例》(第65章)发行的纸币及银行纸币以及按《硬币条例》(第454章)发行的硬币一致。

金管局初步认为,数码港元既拟作为现有港元法定货币的数码版,则应具有法定货币地位。法定货币地位的意思是,若没有任何相反的合约条款,数码港元作为法定货币,在法律上会被视为用作偿还所欠债务的一种有效及合法方式。

但应注意的是,在商业交易中,各方可以合约方式自行决定交易条款,包括彼此接受的付款方式。因此,即使数码港元将来成为法定货币,但与目前银行纸币及硬币的情况一样,法律不会强制任何人接受以数码港元交易。

实施上述方案的潜在方案包括:修订现行条例,整合现行所有与货币有关的条例,或制定新的单独条例以涵盖所有与数码港元有关的条文。

此外,在推行数码港元成为法定货币的同时,亦需采取相应的科技措施及提供刑事法律保障,以确保数码港元的真确性及防止「双重支付」。

 

私隐及数据保障

金管局明白私隐及数据保障对于数码港元的规划十分重要。为使数码港元获公众普遍接受及采用,应在系统设计及运作中纳入私隐及数据保障方面的考虑因素,而且数码港元系统应时刻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第486章),以及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不时发出的相关实务守则、指引及最佳行事方式指引。

数码港元系统的私隐及数据保障取决于两个主要设计及运作因素,第一个因素是采用代币为本还是帐户为本的模式。代币为本模式将倚赖收款人核实支付对象的有效性的能力,这样容许不同人士(例如顾客、商户)之间的付款享有较高匿名程度,从而避免商业机构滥用个人资料,但同时可能令促进不法活动的风险增加。帐户为本模式则须记录数码港元持有人的结余及交易,这种模式需倚赖核实帐户持有人身份的能力,并有助遵守打击洗钱及恐怖份子资金筹集的规定。

然而,代币为本和帐户为本的模式均为数码形式并需要分类账,因此两者均可追踪用户。故此,另一项因素是甚么人士能够获取甚么程度的资料,例如用户身份、交易纪录,特别是与央行相比的匿名程度。

为保持与央行相比的匿名程度及其他潜在优点,金管局在其技术白皮书表示倾向采用两层式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模型。在此模型中,央行专注维持数码港元的核心及基础建设、保证其价值稳定及监督系统安全,而大部分营运工作及面向客户的活动均可授权私营中介人处理。私营中介人亦须负责保存零售交易及结余的详细纪录。如果数码港元的安排需要较高私隐保障程度,这些纪录便将不会与央行共享。

然而,这种安排亦有其缺点。假如中介人无力偿债,央行可能欠缺承兑一般公众对数码港元本身或作为支持资产的申索所需的资料。

平衡数据保障的需要与
打击洗钱及恐怖份子资金筹集的监控

完全匿名模式的另一个负面后果,是央行将无法履行确保数码港元交易符合打击洗钱及恐怖份子资金筹集规定、防止不法交易及防止逃税的责任。简单来说,央行有责任遵守香港的相关打击洗钱及恐怖份子资金筹集条文,包括进行客户尽职审查(检查及核实身份;检查资金及财富来源;备存纪录等)。

当局需要在保护个人资料与打击洗钱及恐怖份子资金筹集之间取得平衡。其中一项建议是采用分层式钱包,容许持有及交易限额较低的低层级钱包享有较大的匿名程度。

举例来说,「数字人民币」(e-CNY)就是采用「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分层设计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就不同类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设定不同的交易及结余限额。最低层级的钱包设有较低的交易及余额限额,但用户可以匿名方式付款。较高层级的钱包设有较高的交易及结余限额,但须登记中国身份证,以确保符合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的规定。

从政策立场文件及早前的咨询可见,金管局不倾向数码港元日后采用完全匿名模式,将来可能会推行分层式钱包方案。

跨境交易

金管局指出,一个司法管辖区合法发行的货币(包括数码港元)一般应获得其他司法管辖区承认。因此,数码港元跨境交易的相关问题,也应该与现时跨境转账所涉及的问题相近。

然而,数码港元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包括其他司法管辖区对持有央行数码货币设有限制或限额,或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数据保障法例截然不同。凡此种种的问题将会随着市场发展而浮现,需要与市场持份者进一步商议及讨论。

总结

数码港元的发展现时仍在早期阶段,许多细节有待确定,但其发展将会为香港带来重要影响及巨大商机,因此最好及早认识及了解,为日后的改革作好准备。新兴金融科技的相关合规及法律问题有时相当复杂,不易掌握,因此企业最好征询专业及法律意见,以了解这些范畴涉及的法律问题。

 

如有查询,欢迎与我们联络:

E: technology@onc.hk                                                       T: (852) 2810 1212
W: www.onc.hk                                                                    F: (852) 2804 6311

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交易广场第三期19

注意:以上内容涉及十分专门和复杂的法律知识及法律程序。本篇文章仅是对有关题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参考,不能构成任何个别个案的法律意见。如需进一步的法律咨询或协助,请联络我们的律师。

ONC柯伍陈律师事务所发行 © 2022


律师团队

卫绍宗
卫绍宗
合伙人
卫绍宗
卫绍宗
合伙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