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及金融管理局联手为过热楼市降温
引言
香港楼价高企一直是市民关注的问题,而香港楼市的发展亦一直被指为不健康。尽管政府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11年6月分别了推出一系列压抑楼价的措施(见2011年6月份通讯),但过去多月香港各区住宅物业的价格仍屡创新高。
政府关注到上述情况,因此在2012年8月30日宣布10项增加房屋供应的短期及中期措施,为炽热的楼市降温。短期措施将于未来6至12个月实施。
短期措施
1.出售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的剩余单位。明年年初将出售830个未曾出售的单位,其中825个位于天水围。
2.出售「置安心」计划单位。修订「置安心」计划,由「先租后买」改为直接发售,首批1,000个位于青衣的单位将于2013年初开始推出。
3.地政总署将加快审批预售楼花的申请,目前涉及的住宅单位约9,000个,以配合市场需求。未来三至四年将供应65,000个住宅单位。
4.本年度第四季(10月至12月)的政府卖地计划,推出可兴建2,650个私人住宅单位的用地。
5.由2013年年中开始,将柴湾工业大厦改建为180个出租公屋,以配合市民对于市区一人单位及单睡房单位的急切需求。
中期措施
1.以折扣价继续出售「置安心」计划其余4,000个单位,并研究长远可持续的房屋策略,以协助「置安心」计划的受惠对象自置居所。
2.将启德发展区中预留作市区重建局「楼换楼」计划的480个单位,拨给房委会兴建居屋,预计于2017年落成。
3.将一幅位于长沙湾的休憩用地改划为住宅用地,兴建2,300个出租公屋单位。就公屋而言,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供应合共75,000个单位。
4.将36幅「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重新规划,以提供11,900个公营及私营住宅单位。
5.研究活化及改建工厦作住宅用途的经验,以及《建筑物条例》及其他城规法例的有关限制。
长远房屋策略检讨
政府将即时成立两级的组织架构,由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主持一个督导委员会(「委员会」),检讨香港的长远房屋策略,并于委员会下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成员包括相关的政策局及政府部门。工作小组已于2012年9月5日召开首次会议,而委员会亦已于10月15日举行首次会议,预计明年下半年发表第一份报告及谘询文件。
两幅港人港地
除了上述短期及长期措施,政府亦于2012年9月6日宣布,在启德新发展区两幅地皮试行「港人港地」政策,规定在两幅地皮建成的住宅单位只可售予香港永久性居民。两幅地皮将于2013年首季卖地,预计可提供约1,100个住宅单位,对象为香港永久性居民,但只可以个人名义持有,不可以公司名义持有,而且在首次出售后30年内亦禁止转售予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提高额外印花税及开征买家印花税
政府在2012年10月26日进一步推出两项特别措施,以打击住宅物业市场的短期炒卖活动及稳定市场供应。第一项措施是提高额外印花税税率,并将转售限制期由两年延长至三年,在 (i) 6个月内,(ii) 6个月以上但不超过12个月内,及 (iii) 12个月以上但不超过36个月内转售住宅物业的印花税,分别提高至20%、15% 及10%。
第二项措施是开征买家印花税。香港永久性居民无须缴付此项印花税,但其他买家,包括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本地及非本地公司,则须在原有印花税上另付15% 的买家印花税,而且如在三年内转售物业,同样须支付上述的额外印花税。
收紧按揭措施
为收紧银行审批按揭的准则以减低信贷风险,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2012年9月14日宣布另一轮收紧按揭措施,是自2009年10月以来金管局第五次收紧按揭政策。
若按揭贷款申请人在申请按揭贷款时,已拥有或担保一个或以上未完全偿还按揭的物业,银行则须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以「供款与入息比率」为基础而申请的物业按揭贷款,申请人的「供款与入息比率」上限,由现时的五成下调至四成。但如申请人只有一个物业未完全偿还按揭贷款,而新申请按揭贷款的物业是自用物业或楼换楼,则不受新措施影响。
第二:如申请人以「资产水平」为基础申请新的物业按揭贷款,最高按揭成数上限从现时的四成下调一成至三成。
第三:如按揭贷款申请人的主要收入并非源自香港,适用于申请人的最高按揭成数由现时下调十个百分点,改为下调二十个百分点。
第四:所有新造按揭贷款的年期上限设定为30年。
上述措施于2012年9月14日生效,适用于所有住宅及工商物业的按揭贷款申请,但在2012年9月14日或之前签订临时买卖协议的申请人不受影响。
总结
政府为增加土地供应推出了短期措施,及为打击住宅市场短期炒卖活动推出了新措施。住宅物业的买家印花税,目的亦是为本港置业人士增加住宅物业的供应。
长远而言,政府承诺增加土地供应,致力制定稳定土地供应的政策。政府在公布上述10项措施的记者会上,勾划出香港未来房屋供应的蓝图,将来的房屋供应将会分为四类,即:出租公屋、居屋、新推出类似「置安心」的资助房屋,以及私人住宅单位。
行政长官梁振英在记者会完结时承诺,政府将会密切监察楼市,并将于需要时推出更多措施。
如有查询,请联络我们的物业部门: |
E:
property@onc.hk T:
(852) 2810 1212 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交易广场第三期19楼 |
注意:以上内容涉及十分专门和复杂的法律知识或法律程序。本篇文章仅是对有关题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参考,不能作为任何个别案件的法律意见。如需进一步的法律谘询或协助,请联络我们的律师。 |
ONC柯伍陈律师事务所发行©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