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
上一页

清盘人的合法诉讼资金安排

2010-04-01

在企业倒闭时,清盘人有时会发现一些索偿理据,但却缺乏资金提出诉讼。本文将会探讨在香港关于清盘人诉讼资金安排的法律问题。

禁止包揽诉讼及助讼的法律原则

虽然包揽诉讼和助讼在很多国家已不再是罪行和侵权行为,但香港终审法院在Siegfried Adalbert Unruh v. Hans-Joerg Seeberger and Another (2007) 10 HKCFAR 31一案中确认,包揽诉讼和助讼在香港仍是侵权行为和罪行。包揽诉讼一般是指资助诉讼一方进行没有公正因由或辩解的起诉或抗辩,而助讼则是指为诉讼提供资金以换取在胜诉所得的赔偿中分一杯羹。助讼协议之所以不可执行,是基于公共政策理由,即禁止任何人在与他无关的纷争中插手。引用英国法官Lord Denning(时为上诉法院民事庭庭长)在Re Trepca Mines (No. 2) [1963] 1 Ch 199一案中的说话:「在普通法中,我们担心助讼包揽者可能会为了个人得益而主张提高赔偿、隐瞒证供,甚至唆使证人。

债权人提供诉讼资金获法定豁免

对于涉及公司清盘的诉讼,例如控告清盘公司的董事违反责任,或要求将某些不公平或欺诈交易作废,法律向来承认债权人提供经济协助是十分重要,因此豁免一般禁止包揽诉讼及助讼的规定,容许债权人合法地以讼费弥偿保证的方式向清盘人提供诉讼资金。根据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条例》第265(5B) 条,若能成功起诉而最终讨回的公司资产增加,承担讼费责任风险的债权人则可比其他债权人获分较多赔偿。但是这项条文的应用情况有限,并不涵盖由债权人提供诉讼资金以换取在追讨所得的公司资产中占有若干比例或份额的资金安排。此外,出资诉讼的债权人获得的赔偿金额亦须待法院批准,故属未知之数。

法院逐渐对其他诉讼资金安排采取较宽容态度

法院近年逐渐意识到公共政策必须与时并进,并且较为愿意接受其他形式的诉讼资金安排。最近英国法院在Rawnsley v Weatherall [2009] EWHC 2482 (Ch) 一案中,归纳出四个涉及清盘公司的诉讼资金安排原则:

1.                  英国法院在Seear v Lawson (1880) 16 Ch D 121) 一案中裁定,清盘公司收取金钱代价,将诉讼因由彻底地法定转让是有效的。法律上,公司的财产包括在清盘时归属于该公司的诉讼因由,因此清盘人可以根据《公司条例》第192(2)(a) 条转让或出售诉讼因由。

2.                  公司将诉讼因由转让,以换取在追讨所得的任何净额中分享一部分,也是合法的。英国Guy v Churchill (1888) 40 Ch D 481一案涉及一项转让,当中的条款是受让人会以其名义继续进行诉讼,而向破产案受托人支付追讨所得的任何净额的25%,英国上诉庭裁定该转让为有效的。其后上诉法院在Ramsey v Hartley [1977] 2 AER 673一案中亦跟随以上裁决,裁定受托人可向破产人转让诉讼因由,以换取追讨所得的任何净额的35%

3.                  如果资金安排不涉及彻底转让诉讼因由,而仅给予出资者全部或部分追讨所得款项的权利,清盘人则不应将他对诉讼的控制权给予出资者。在Grovewood v Capel [1994] 4 All ER 417一案中,双方没有彻底转让诉讼因由,但订立了资助协议,订明诉讼以公司的名义进行,但由资助者承担费用。清盘人协助进行诉讼,但并无保留对于诉讼过程的控制权,结果案件因属包揽性质而被英国法院搁置。

4.                  Re Ayala Holdings (No 2) [1996] 1 BCLC 467一案中,英国法院厘清了公司财产以及清盘人权利和权力的分别,清盘人不可以将他以清盘人身分获授予的诉讼因由转让。因此,对于欺诈交易及不公平优惠的诉讼,清盘人不可转让诉讼因由予第三方出资者。

总结

Siegfried Adalbert Unruh v. Hans-Joerg Seeberger一案中,上诉法院强调,在衡量分享胜诉所得赔偿的协议是否因违反公共政策而作废时,法院应考虑个别助讼协议是会妨碍还是促进司法公正,亦须考虑与之抗衡的公共政策,特别是有利寻求司法公正的政策。由此看来,香港的法院大有可能跟随Rawnsley v Weatherall一案所归纳的四项原则,因此清盘从业员应在有需要时考虑由第三方提供诉讼资金的可能性。

 

如有查询,请联络我们的诉讼及调解争议部门:

E: insolvency@onc.hk                          T: (852) 2810 1212
W: www.onc.hk                                     F: (852) 2804 6311

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交易广场第三期19

注意:以上内容涉及十分专门和复杂的法律知识或法律程序。本篇文章仅是对有关题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参考,不能作为任何个别案件的法律意见。如需进一步的法律咨询或协助,请联络我们的律师。
ONC柯伍陈律师事务所发行 © 2010


律师团队

伍兆荣
伍兆荣
资深合伙人
胡庆业
胡庆业
合伙人
伍兆荣
伍兆荣
资深合伙人
胡庆业
胡庆业
合伙人
Back to top